当前位置:华天旭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

房地产的“中场战事”:狂飙突进20年,如何穿越周期?

日期:2020-07-17 / 人气:

房地产的“中场战事”:狂飙突进20年,如何穿越周期?

“我们中长期的目标是要做第一,做第一是我们的理想,是我们的追求。这个理想不是我一个人的,是公司全体员工的,正是在这种理想的鼓舞下我们才创造了奇迹。”在2004年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,一位“少壮派”地产商如此意气风发地说。

2004年,“831大限”打开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大门,房地产业的“黄金时代”正式开启。当时,一批黑马强势杀出,搅动了行业的既有利益格局。也因此,前述言论引来包括王石在内的诸多大佬的凌厉反击,讥讽与警告不断袭来。一时间,台上群雄围剿,好不热闹。

面对大腕们对挑战者的发难,很多中小企业鸣不平,一位在场嘉宾对这位“年轻”的地产商说,“我们期待你成功,为我们追求进步的中小企业做个榜样。”

中国房地产业森严的江湖秩序和涌动的草根热情,在那一刻显露无疑。那也是个野心勃勃、群雄并起的时代,此后多年,挑战与颠覆,合纵与连横,崛起与沉沦,忠诚与背叛,故事不断上演,构成了多彩的房地产世界。

这不是大佬们首次同台,也不是最后一次。始于2001年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,如今已进入第20个年头。这一业界最高规格的论坛,忠实记录了行业变迁,从起步到繁荣、从狂热到寂静、从周期轮回到生死跌宕、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。

壹 青铜时代

“30年前的时候,我就是西北农村一个放牛的小孩。”潘石屹说,“每天生产队长给我一头黄牛,给我一个比我身体还大的背篓,去的时候要把牛的肚子喂饱,还得割回去一大背篓的草。”

甘肃天水人潘石屹1995年创办了SOHO中国,此后一路顺风顺水。进入新世纪后,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,市场持续向好,但SOHO中国一直保持低负债的稳健发展,一度不从银行贷款。面对外界“不思进取”的评价,潘石屹在2004年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首次吐露心声。

“有了今天就像做梦一样,所以赚了一个亿是多,赚上1000万我觉得也挺多,赚上100万我也觉得是非常多的,这可能是我的一个心态吧。”

儿时的经历或许能解释潘石屹的谨慎。即便在资产负债率最高的2011年,SOHO中国的负债率也仅为61.1%,比许多依靠高负债来做规模的企业要稳健的多。

一个放牛娃站上时代潮头的感觉,恐怕不难理解。在1998年房改文件正式发布后,华天旭商业地产规划定位,房地产业开启了市场化之路,面对汹涌的风潮,很多从业者不知所措。于是,一个供业内人士交流的平台——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于2001年应运而生。潘石屹说,“我每年都参加两个会,一个是这个会,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办的会,因为这最早是跟21世纪经济报道的朋友在一起办这个会议,我们应该给中国的同行创造一个聚一聚、大家交流的机会……”

潘石屹的谨慎或许还与海南的创业经历有关。上世纪80年代,海南出现房地产热潮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前往。此后,击鼓传花般的市场逻辑难以持续,加之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,海南楼市泡沫在90年代初破灭。当时,不少人赔得血本无归,华天旭商业地产规划定位华天旭营销策划,但也有少数人在泡沫破灭之前及时抽身,其中就包括后来的“万通六君子”。

在2001年的首届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,“六君子”之中的潘石屹、冯仑曾经笑谈这段经历。冯仑说,“在海口看见那些烂尾楼就像看到了初恋情人如今已经满目疮痍。而看见那些新起的楼盘,就像看到了初恋情人的女儿,猛的一看有点眼熟,仔细一看又不是。”

冯仑将海南比做其“湿身”(即“下海”)之地,“下海后,没工资了,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,但心中充满希望。”

这种希望并未持续太久,1992年,冯仑开始想退路。潘石屹回忆,“当时我们公司一共6个合伙人,4个人在海口的北方大厦开了一个会。冯仑说:‘海南的房子炒得有点过火了,形势不妙,我们该收场了。北方地盘大,有发展空间,我们得去占个先。’”

后来,“六君子”北上发展,然后又分家,各自为战。尽管起步很好,但“万通六君子”都未能将公司真正做大。此后的市场狂飙突进,一批后起之秀迅速占领市场,成为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首批受益者。

有人说,经历过急风骤雨般的海南楼市泡沫的人,都变得谨小慎微,以至于在真正的“黄金时代”到来时,没能放开手脚。也有人说,房地产无义战。

贰 泡沫与增长

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,总是伴随着各种危与机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,中国经济以极强的韧性抵挡住冲击,但包括房地产在内,很多行业仍然受到不小的影响。这一情况也令从业者更清醒地意识到,房地产不可能脱离各种内外环境而独善其身,“黑天鹅”的阴影始终存在。

此前一年,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做出了著名的警示:房地产泡沫来临时,连猪都会飞。

编辑:天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