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华天旭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

《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规划》正式发布(图)

日期:2017-04-21 / 人气:

仙女山镇一角。


  仙女山镇一角。

(武隆县委宣传部供图)

本报记者 杨艺

我市夏季高温持续时间较长,避暑休闲是市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。近年来,主城周边的仙女山、黑山谷、金佛山等地,依托良好的生态、适宜的气候,开发避暑休闲地产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

为促进我市避暑休闲地产更好发展,今年4月21日,我市正式发布《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规划(2014-2020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拟优先集中打造8个片区、重点开发20个片区的避暑休闲地产梯度发展,到2020年新建避暑休闲地产57万套、总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。

市场空间

休闲、养老需求带火避暑休闲地产,刚需占九成

避暑休闲地产特指海拔在800-1500米,夏季气候适宜、居住环境舒适,依托现有场镇或旅游景区开发具有避暑休闲居住功能的商品住宅。

2013年,国务院办公厅颁布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-2020年)》,明确提出到2020年“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,健康、文明、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,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,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”。纲要的出台,为国内旅游度假经济进一步提升,释放了极大的空间。

“就重庆而言,2013年人均GDP已达6910美元,服务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,居民住房需求已逐步由单一居住型向品质型、功能型需求转变。加之重庆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,避暑休闲已成为居民主导性休闲需求。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对避暑休闲地产的潜在需求较大。”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重庆康联机构的数据也显示,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购房者当中,自住型需求占了相当大的比重。其中,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的自住型客户占19.8%;单次使用时间超过30天的自住型客群,如老人带小孩避暑的占比高达70.4%;而以投资为主,用于出租或等待增值转卖的资本型客户仅占9.8%。

“目前,购买避暑休闲地产的主要为两类买家:一是纯度假需求,二是养老需求。”隆鑫某旅游地产项目置业顾问告诉记者,这两类买家中9成是出于自住需求,而并非投资,“刚需化”趋势明显。

据市国土房管局统计,截至2013年底,全市已开发建设避暑休闲地产项目108个,21.3万套,住宅户均面积约50平方米。其中,已竣工55个项目,4.3万套,用地189公顷;施工53个项目,17万套,用地805公顷。

而在这些已开发项目中,已销售的约有12.2万套,销售率为57%。其中,已竣工项目销售4万套,销售率95%。从价格上来看,这些项目销售价格在4500元-8000元/平方米,户型以小户型为主,套均面积50平方米左右。

“从销售情况来看,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居民购买避暑休闲地产占70%以上,消费群体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居民为主。”市国土房管局房地产发展处负责人介绍,根据抽样调查,全市中高收入城镇家庭中约10%有购买避暑休闲地产意愿,避暑需求为避暑休闲地产市场快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
避暑资源

优先集中成片打造8个片区,推进产业梯度发展

我市避暑休闲地产需求究竟有多大?根据对武隆仙女山等地区和人群的抽样调查进行测算,到2020年我市避暑休闲地产发展需求总量78.3万套、建筑面积4161万平方米。扣除已建成和在建的21.3万套、建筑面积1161万平方米,全市需规划新建避暑休闲地产57万套,总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,用地约3750公顷。

那么,我市地理资源能否满足如此大的需求?

市国土房屋勘测规划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,通过对全市避暑气候资源的综合评价,我市具备避暑气候资源的区域面积约为2.7万平方千米,其中适宜避暑休闲地产开发的可建设用地面积99平方千米,共46个片区,主要分布在渝南大娄山、渝东北大巴山、渝东南武陵山三大区域。其中渝南大娄山开发区域可建设用地面积44平方千米,占44%;渝东北大巴山开发区域可建设用地面积36平方千米,占37%;渝东南武陵山开发区域可建设用地面积19平方千米,占19%。

“可以说,我市避暑资源非常丰富,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避暑需求。但过去由于规划滞后、发展不均衡、配套不足等问题,导致部分购买力向市外流失。”上述负责人介绍,过去,我市部分区域开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,存在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的问题;而已开发避暑休闲地产主要集中在武隆仙女山、石柱黄水和万盛黑山谷三地,三地已竣工项目约占全市的75%,存在发展不均衡、分布过度集中问题;此外,部分已开发区域交通、供水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以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,与相关资源缺乏有机融合,居住品质有待提高。

编辑:天旭